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陶晶内胆在GB 4806.4-2016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中的详解
品牌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
认可
SGS、ITS、TUV、BV、CTI
优势
国内外认可度高、检测准确、出证快

陶晶内胆在GB 4806.4-2016食品接触材料标准中的详解

引言

陶晶内胆广泛应用于食品烹饪器具和储存容器中,因其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不粘性能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确保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的安全性,中国发布了GB 4806.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范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具体要求。本文将详细探讨陶晶内胆在GB 4806.4-2016标准中的要求、检测方法、实际应用及其重要性,并提供详细的表格明细。

一、GB 4806.4-2016 标准概述

1. 标准背景

GB 4806.4-2016是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部分,旨在规范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安全性要求。该标准涵盖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基本要求、迁移限量、检测方法、标识要求等,确保陶瓷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标准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规定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应符合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制造工艺、添加剂等方面。

迁移限量:规定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中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迁移限量,确保材料在与食品接触时不会释放有害物质。

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处理、迁移测试、检测步骤等。

标识要求:规定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标识要求,确保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可追溯性和正确使用。

二、陶晶内胆的特性

1. 化学成分

陶晶内胆是一种复合材料,通常由陶瓷和金属氧化物制成,其化学成分包括:

陶瓷成分:氧化铝(Al₂O₃)、二氧化硅(SiO₂)、氧化钛(TiO₂)等。

金属氧化物:氧化锌(ZnO)、氧化钠(Na₂O)、氧化钙(CaO)等。

2. 性能特点

陶晶内胆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耐热性:陶晶内胆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适用于高温烹饪。

耐腐蚀性:陶晶内胆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适用于各种酸碱性食品。

不粘性能:陶晶内胆表面光滑,不易粘附食物,便于清洗。

机械强度:陶晶内胆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耐刮擦、耐冲击。

3. 应用领域

陶晶内胆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烹饪器具:电饭煲内胆、电压力锅内胆、炒锅等。

食品储存:保鲜盒、储罐等。

三、陶晶内胆在GB 4806.4-2016标准中的要求

1. 基本要求

GB 4806.4-2016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应符合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材料的选择、制造工艺、添加剂等方面。陶晶内胆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陶瓷和金属氧化物材料,制造过程中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

2. 迁移限量

为了防止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GB 4806.4-2016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中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迁移限量。对于陶晶内胆,主要关注的迁移元素包括铅、镉、钡、铬等。

迁移限量要求如下:

铅(Pb)迁移量 ≤ 0.5 mg/L

镉(Cd)迁移量 ≤ 0.05 mg/L

钡(Ba)迁移量 ≤ 1.0 mg/L

铬(Cr)迁移量 ≤ 0.1 mg/L

3. 检测方法

GB 4806.4-2016标准详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准备、迁移测试和检测步骤。

3.1 样品准备

样品采集: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陶晶内胆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样品处理:将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使用无污染的工具和容器进行处理。

3.2 迁移测试

迁移液选择:根据标准要求,选择适当的迁移液,如4%乙酸溶液、3%乙酸溶液等。

迁移条件:将样品浸泡在迁移液中,通常在25℃条件下浸泡24小时。

3.3 检测步骤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溶液校准检测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检测操作:取样品迁移液进行检测,记录各元素的迁移量。

4. 结果判定

根据GB 4806.4-2016标准,若检测结果中各元素的迁移量均低于规定限量,则判定样品合格。若有任何元素的迁移量超过规定限量,则判定样品不合格。

咖啡杯2

5. 标识要求

GB 4806.4-2016标准还规定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的标识要求,包括产品名称、材质、生产日期、使用注意事项等,确保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表格明细

为了直观展示GB 4806.4-2016标准中陶晶内胆的各项要求和检测步骤,以下提供详细的表格明细: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判定标准

样品采集

随机抽取

具有代表性

样品处理

无污染工具和容器

确保无污染

迁移液选择

4%乙酸溶液、3%乙酸溶液

符合标准要求

迁移条件

25℃,24小时

确保充分接触

检测操作

样品制备、仪器校准、检测操作

记录各元素的迁移量

铅(Pb)迁移量

AAS   / ICP-MS

铅(Pb)迁移量 ≤ 0.5 mg/L

镉(Cd)迁移量

AAS   / ICP-MS

镉(Cd)迁移量 ≤ 0.05 mg/L

钡(Ba)迁移量

AAS   / ICP-MS

钡(Ba)迁移量 ≤ 1.0 mg/L

铬(Cr)迁移量

AAS   / ICP-MS

铬(Cr)迁移量 ≤ 0.1 mg/L

结果判定

对比标准限值

合格/不合格

标识要求

产品名称、材质、生产日期等

符合标准要求

五、实际应用分析

案例一:某电饭煲生产公司使用的陶晶内胆

检测项目及结果

样品采集:从生产线随机抽取5个陶晶内胆样品。

样品处理:切割样品成5cm×5cm的片状,使用无污染工具和容器处理。

迁移液选择:4%乙酸溶液。

迁移条件:25℃,24小时。

检测操作:使用ICP-MS检测各元素迁移量。

结果计算:铅(Pb)迁移量为0.2 mg/L,镉(Cd)迁移量为0.02 mg/L,钡(Ba)迁移量为0.5 mg/L,铬(Cr)迁移量为0.05 mg/L。

结果判定:各元素迁移量均低于标准限量,样品合格。

案例二:某厨具生产公司使用的陶晶内胆炒锅

检测项目及结果

样品采集:从生产线随机抽取5个陶晶内胆炒锅样品。

样品处理:切割样品成5cm×5cm的片状,使用无污染工具和容器处理。

迁移液选择:3%乙酸溶液。

迁移条件:25℃,24小时。

检测操作:使用AAS检测各元素迁移量。

结果计算:铅(Pb)迁移量为0.3 mg/L,镉(Cd)迁移量为0.03 mg/L,钡(Ba)迁移量为0.7 mg/L,铬(Cr)迁移量为0.07 mg/L。

结果判定:各元素迁移量均低于标准限量,样品合格。

儿童餐具7

六、陶晶内胆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1. 广泛应用

陶晶内胆因其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不粘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中,如电饭煲内胆、电压力锅内胆、炒锅等。这些应用需要严格遵守GB 4806.4-2016标准,以确保食品安全。

2. 技术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陶晶内胆的制造工艺和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升级。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陶晶内胆的生产和使用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结论与展望

陶晶内胆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确保其符合GB 4806.4-2016标准对于维护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通过系统的材质检测、迁移测试和严格的结果判定,可以确保陶晶内胆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检测方法的优化,陶晶内胆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安全,为推动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额外检测项目及扩展内容

为了进一步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的卫生安全,可以考虑增加以下检测项目:

7. 其他有害物质检测

7.1 砷(As)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的砷迁移量。

判定标准:砷(As)迁移量 ≤  mg/L。

7.2 汞(Hg)检测

检测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样品中的汞迁移量。

判定标准:汞(Hg)迁移量 ≤  mg/L。

8. 长期稳定性检测

8.1 方法

检测方法:将样品在室温条件下存储一定时间(如6个月),定期检测其迁移量,评估其长期稳定性。

判定标准:迁移量应在存储期间保持在标准限值内。

综合表格明细

以下是扩展后的表格明细,包含更多检测项目及方法: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判定标准

样品采集

随机抽取

具有代表性

样品处理

无污染工具和容器

确保无污染

迁移液选择

4%乙酸溶液、3%乙酸溶液

符合标准要求

迁移条件

25℃,24小时

确保充分接触

检测操作

样品制备、仪器校准、检测操作

记录各元素的迁移量

铅(Pb)迁移量

AAS   / ICP-MS

铅(Pb)迁移量 ≤ 0.5 mg/L

镉(Cd)迁移量

AAS   / ICP-MS

镉(Cd)迁移量 ≤ 0.05 mg/L

钡(Ba)迁移量

AAS   / ICP-MS

钡(Ba)迁移量 ≤ 1.0 mg/L

铬(Cr)迁移量

AAS   / ICP-MS

铬(Cr)迁移量 ≤ 0.1 mg/L

砷(As)迁移量

AAS   / ICP-MS

砷(As)迁移量 ≤  mg/L

汞(Hg)迁移量

AAS   / ICP-MS

汞(Hg)迁移量 ≤  mg/L

长期稳定性检测

定期检测迁移量

迁移量保持在标准限值内

结果判定

对比标准限值

合格/不合格

标识要求

产品名称、材质、生产日期等

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全面的检测和严格的标准执行,可以确保食品接触材料中陶晶内胆的安全性和质量,进一步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陶晶内胆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安全,为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厨房器械

 

陶晶内胆的制造工艺

陶晶内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端炊具、电饭煲等厨房电器中的内胆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和不粘性能。陶晶内胆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涉及多种材料的选择和多道工序的精细控制。以下是陶晶内胆制造工艺的文字描述。

1. 材料选择

陶晶内胆的制造材料主要包括高纯度铝合金、不锈钢以及陶瓷粉末。铝合金常用于内胆的基材,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机械强度。不锈钢也可用作基材,特别是在需要更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情况下。陶瓷粉末则用于涂覆内胆表面,形成陶晶层。

2. 基材成型

基材成型是制造陶晶内胆的第一步。将选定的铝合金或不锈钢板材通过冲压、拉伸、旋压等工艺,制成内胆的初步形状。这个过程要求高精度的模具和设备,以确保内胆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成型后的基材还需要经过热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稳定性。

3. 表面处理

在陶晶涂层之前,内胆基材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表面处理,包括清洗、酸洗和喷砂等。清洗和酸洗的目的是去除基材表面的油污、氧化皮和其他杂质,确保涂层能够牢固附着在基材上。喷砂则通过高压气流将细小的砂粒喷射到基材表面,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从而增强涂层的附着力。

4. 陶瓷粉末涂覆

陶瓷粉末涂覆是制造陶晶内胆的关键步骤。将陶瓷粉末通过等离子喷涂或电泳涂覆技术均匀地涂覆在经过处理的基材表面。等离子喷涂技术利用高温等离子体将陶瓷粉末熔化并高速喷射到基材表面,形成致密的陶晶层;电泳涂覆则通过电场作用将陶瓷粉末均匀沉积在基材上。这些工艺要求jingque控制涂覆厚度和均匀性,以确保内胆的耐磨性和不粘性能。

5. 烧结与固化

涂覆后的内胆需要经过高温烧结和固化处理,以增强陶晶层的硬度和稳定性。烧结过程通常在高温窑炉中进行,使陶瓷颗粒在高温下相互融合,形成致密的陶晶层。固化过程则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陶晶层与基材牢固结合,确保其长时间使用中的性能稳定。

6. 检验与包装

最后,对制造完成的陶晶内胆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尺寸测量、表面检查和性能测试等。合格的内胆将进行清洗、干燥和包装,以备出厂。

总结

陶晶内胆的制造工艺涉及材料选择、基材成型、表面处理、陶瓷粉末涂覆、烧结与固化以及检验与包装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要求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最终产品具有优异的性能。通过这些精细的制造工艺,陶晶内胆能够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下表现出色,为高端炊具和厨房电器提供可靠的核心部件。


展开全文
相关产品
拨打电话 QQ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