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主营产品: 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有害物质检测,电池相关检测,环境安全检测,电子电器产品和材料可靠性,商城质检,环境检测、金属材料分析,纺织品、鞋类、皮革检测,玩具产品检测,建材与轻工产品检测,食品、药品、化妆品
韩国KFDA食品器具容器包装标准与规范 201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检测要求-CNAS
发布时间:2025-02-01

韩国KFDA食品器具容器包装标准与规范 (201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检测要求-CNAS

引言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因其良好的透明性、强度、耐热性以及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接触领域,如饮料瓶、食品包装容器等。作为跨国贸易公司采购商,我们主要从中国采购PET产品,这些产品需要出口到韩国以满足韩国市场需求。然而,韩国对于食品接触材料的监管十分严格,韩国食品药品安全部(KFDA)于2011年发布的《食品器具容器包装标准与规范》为食品接触材料(FCM)制定了详细的检测要求。

本文将全面解析KFDA对PET材料的检测项目及合规标准,提供从中国采购到出口韩国的操作指南,包括检测要求解读、供应链管理策略及认证流程,以确保PET产品符合韩国食品级法规。

1. 韩国KFDA食品接触材料法规与PET材料适用范围

1.1 法规背景

KFDA制定的《食品器具容器包装标准与规范(2011)》是食品接触材料的核心法规文件。该法规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材料中有害物质的释放,防止食品污染,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1.2 PET材料的应用及监管重点

PET因其广泛应用于液体饮料包装、食品容器等场景,成为韩国食品级检测的重点监管对象。KFDA对PET材料的检测包含材质测试、提取测试、溶出测试及迁移性能测试,要求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释放超出法规限值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及特定化学物质(如锑、锗及对苯二甲酸)。

表1:韩国KFDA对PET材料的适用法规框架

法规名称

描述

《食品卫生法》

食品接触材料的法律基础,规定材料的安全限值及检测标准

《食品器具容器包装标准与规范(2011)》

明确食品接触材料(包括PET)的具体检测项目及合规限值

KFDA通知

定期发布补充或修订通知,覆盖新材料及新检测技术要求


2. PET材料的检测要求概览

根据KFDA标准,出口到韩国的PET食品接触材料需接受严格的检测,覆盖材质、迁移、溶出及提取项目。以下是主要检测项目的分类及测试目的:

2.1 检测项目概览

材质测试:

确保材料本身的安全性,检测重金属(铅、镉、汞、六价铬)的含量。

提取测试:

模拟食品接触条件,检测铅的迁移量。

溶出测试:

包括高锰酸钾消耗量和蒸发残渣测试,用于评估材料的稳定性和化学物质迁移情况。

特定物质迁移测试:

检测锑、锗、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在4%乙酸模拟物中的迁移量。

表2:KFDA对PET材料的检测项目一览

检测类别

具体检测项目

描述

材质测试

铅、镉、汞、六价铬

检测PET材料中的重金属含量,确保材料本身的安全性

提取测试

模拟食品接触条件,检测铅的迁移量

溶出测试

高锰酸钾消耗量

检测材料中易氧化物质的溶出量


蒸发残渣-水

检测材料与水接触后的非挥发性物质迁移量


蒸发残渣-正庚烷

检测材料与脂肪类食品接触后的非挥发性物质迁移量


蒸发残渣-4%乙酸

检测材料与酸性食品接触后的非挥发性物质迁移量


蒸发残渣-20%乙醇

检测材料与含酒精食品接触后的非挥发性物质迁移量

特定物质迁移测试

溶出性锑(4%乙酸)

检测PET材料中锑的迁移量


溶出性锗(4%乙酸)

检测PET材料中锗的迁移量


对苯二甲酸迁移(4%乙酸)

检测PET材料中对苯二甲酸的迁移量


间苯二甲酸迁移(4%乙酸)

检测PET材料中间苯二甲酸的迁移量


2.2 具体检测项目解读

2.2.1 材质测试

检测目的:
     确保PET材料中的重金属(铅、镉、汞、六价铬)含量低于法规限值,防止食品污染。

检测方法:
     使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重金属含量。

法规限值:

铅 ≤ 1.0 mg/kg

镉 ≤ 0.05 mg/kg

汞 ≤ 0.1 mg/kg

六价铬 ≤ 0.1 mg/kg

2.2.2 提取测试

检测目的:
     模拟食品接触条件下,评估PET材料中铅的迁移量。

检测方法:
     在标准食品模拟物中检测铅迁移量。

法规限值:
     铅迁移量 ≤ 1.0 ppm。

2.2.3 溶出测试

高锰酸钾消耗量:

目的: 检测材料中易氧化物质的溶出量,以评估材料的化学稳定性。

限值: ≤ 10 mg/L。

蒸发残渣测试:

目的: 检测PET材料与不同食品类型接触后,溶出的非挥发性物质总量。

限值: ≤ 30 mg/L(不同模拟物条件下)。

2.2.4 特定物质迁移测试

溶出性锑与锗:

目的: 检测PET材料中锑和锗的迁移量,确保其低于法规限值。

限值:

溶出性锑(4%乙酸): ≤ 0.04 mg/L

溶出性锗(4%乙酸): ≤ 0.05 mg/L

对苯二甲酸与间苯二甲酸迁移:

目的: 检测PET材料中双苯基化合物的迁移量,降低对食品的潜在污染风险。

限值:

对苯二甲酸迁移(4%乙酸): ≤ 0.05 mg/L

间苯二甲酸迁移(4%乙酸): ≤ 0.05 mg/L

榨汁机1

3. 从中国采购PET材料的跨国贸易策略

为了确保从中国采购的PET食品接触材料符合韩国的法规要求,采购商需要从供应链管理、合同条款及检测流程等方面实施科学的策略。

3.1 供应商审查与筛选

采购商需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评估,确保其产品质量和法规合规性:

资质认证: 确保供应商具备ISO 9001、ISO 22000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检测报告: 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KFDA标准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供应链透明性: 确保材料来源和生产工艺的可追溯性。

3.2 合同条款及

在采购合同中明确以下条款:

法规合规性: 供应商需保证产品符合韩国KFDA法规要求。

质量保障: 采购方有权对产品进行独立检测,评估合规性。

赔偿责任: 若因产品不合规导致损失,供应商需承担相应责任。

3.3 检测与认证流程

3.3.1 检测流程

样品采集: 从采购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

检测方法: 根据KFDA标准进行材质测试、迁移测试及溶出测试。

结果评估: 将检测数据与法规限值进行对比,确保数据合规性。

3.3.2 认证流程

提交检测报告: 将检测报告提交至韩国进口商或监管机构。

合规性审查: 韩国监管机构评估产品合规性。

市场准入: 确保产品获得韩国市场的准入许可。

4. 结论

韩国KFDA对PET食品接触材料的检测要求严格且全面,包括材质、提取、溶出及特定迁移性能测试。作为跨国贸易采购商,我们需从供应链管理、检测与认证到合同条款约定等环节制定全面的策略,确保从中国采购的PET产品能够符合韩国法规要求。在科学规划和执行的基础上,可以降低合规风险,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提供保障。

 厨电产品

展开全文
拨打电话 QQ咨询 发送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