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手机扫一扫 立刻联系商家
全国服务热线13538113533

CNAS解析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GB 4806.15-2024》解读与应用指南-CMA认证认可报告

更新时间
2025-02-06 08:38:00
价格
请来电询价
发证机构
中检集团CCIC、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资质要求
CNAS、CMA
检测周期
5-8个工作日
联系手机
13538113533
联系人
Vincent
立即询价

详细介绍
品牌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CCIC
认可
SGS、ITS、TUV、BV、CTI
优势
国内外认可度高、检测准确、出证快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GB 4806.15-2024》解读与应用指南

引言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在食品加工、包装和储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黏合剂作为这些材料的关键组件之一,必须符合严格的安全要求。为保障食品安全,中国发布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GB 4806.15-2024),明确了黏合剂对食品接触材料的规范要求。作为一名贸易商,熟悉该标准��严格执行,有助于确保产品在中国市场合规销售,并提升市场竞争力。本文从标准的基本要求、检测方法、标签标识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解析。

1. 《GB 4806.15-2024》标准概述

1.1 标准基本信息

项目

内容

标准编号

GB   4806.15-2024

标准名称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

发布机构

国家���场监督管理zongju、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实施日期

2024年

适用范围

用于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黏合剂,包括复合膜、复合材料等

1.2 制定背景

  • 保障食品安全:防止黏合剂中有害物质迁移至食品,保护消费者健康。

  • 规范行业发展:解决黏合剂产品标准缺失的问题,为生产企业和贸易商提供依据。

  • 与国际接轨:与欧盟、美国等国际监管要求对标,提升中国食品接触材料出口竞争力。

  • 2. GB 4806.15-2024的技术要求

    2.1 基本要求

    《GB 4806.15-2024》对食品接触用黏合剂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

    项目

    要求

    配方成分要求

    使用的原材料需符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原材料清单》规定

    迁移量要求

    黏合剂中有害物质的迁移量不得超过限值

    感官要求

    不应带有异味或异物

    安全评估

    对新型黏合剂需提供毒理学数据及食品接触安全评估报告


    2.2 迁移量限值及特定要求

    指标

    标准限值

    备注

    总迁移量(TML)

    ≤10   mg/dm²

    适用于所有食品接触材料

    特定迁移量(SML) - 铅

    ≤   mg/kg

    重金属限制

    特定迁移量(SML) - 苯

    ≤0.05   mg/kg

    挥发性有机物限制

    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

    ≤1%

    限制有害气体释放


    3. 黏合剂的检测方法

    3.1 总迁移量测试

    3.1.1 原理

    将黏合剂样品与食品模拟物接触,在设定条件下测定迁移至食品模拟物中的物质总量。

    3.1.2 测试流程

    步骤

    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样品准备

    切割成标准尺寸,清洗并干燥

    避免表面污染

    食品模拟物选择

    根据食品类型选择模拟液(如4%醋酸、50%乙醇)

    确保模拟液质量符合要求

    浸泡试验

    浸泡在规定条件下(如40℃,10天)

    控制温度和时间

    残渣测定

    使用高精度天平测量干燥后残渣质量

    避免环境湿度对数据的干扰

    总迁移量计算公式

    TML=MATML=AM

  • TMLTML:总迁移量(mg/dm²)

  • MM:迁移物质量(mg)

  • AA:样品接触面积(dm²)

  • 3.2 特定迁移量测试

    3.2.1 检测方法

    根据迁移物质类型,选择不同的检测技���:

    类型

    检测技术

    检出限

    重金属

    ICP-MS

    ≤1   ppb

    挥发性有机物

    气相色谱(GC)

    ≤0.1   ppm

    单体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HPLC)

    ≤   ppm

    3.2.2 数据处理

    通过标准曲线计算目标迁移物的浓度,并与标准限���对比。

    3.3 感官检测方法

    测试项目

    检测方法

    合格判定标准

    外观

    目视检测

    表面光洁、无异物

    ���味

    嗅觉测试

    无异味

    颜色变化

    浸泡液检测

    浸泡液无明显变化


    黏合剂5GB 4806.15-2024

    4. 标签标识要求

    4.1 标签标识的基本规定

    黏合剂产品需符合《GB 4806.15-2024》和《GB 4806.1-2016》的标签要求。标签信息必须完整、真实,必须标注以下内容:

    标识内容

    明确要求

    示例

    基础信息

    食品接触用标识

    “食品接触用”或专用图标

    产品名称

    黏合剂的具体类型和功能

    “食品包装用聚氨酯黏合剂”

    主要成分

    黏合剂的主要化学成分

    “环氧树脂、固化剂”

    使用限制

    明确使用条件和限制

    “适用于高温蒸煮”

    执行标准

    标注所执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执行标准:GB   4806.15-2024”


    4.2 标签标识实例

    示例 1:单组份黏合剂

    内容

    标注信息

    产品名称

    单组份聚氨酯食品接触黏合剂

    主要成分

    聚氨酯树脂

    使用限制

    不适用于高酸性食品包装

    执行标准

    GB   4806.15-2024

    安全提示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5. 工业实践与案例分析

    5.1 合规检测实例

    某贸易商进口了一批食品接触用黏合剂,为确保产品符合GB 4806.15-2024的要求,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如下: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标准限值

    判定

    总迁移量

    5.2   mg/dm²

    ≤10   mg/dm²

    合格

    特定迁移量 - 铅

    0.005   mg/kg

    ≤   mg/kg

    合格

    感官检测

    无异味

    无异味

    合格

    标签标识

    信息完整

    符合标准

    合格


    5.2 不合规案例分析

    某批次黏合剂因迁移量超标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封,问题及改进措施如下:

    问题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总迁移量超标

    原材料中含有高迁移物质

    更换低迁移性的原材料

    标签信息不完整

    未标注具体化学成分

    补充标签信息


    6. 市场应用与未来展望

    6.1 市场应用

  • 包装行业: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薄膜、复合材料。

  • 食品储存:适用于高温蒸煮包装和冷藏包装。

  • 6.2 未来展望

    方向

    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

    研发环保型、低迁移量、无溶剂型黏合剂

    标准完善

    引入更多国际法规对标,强化监管体系

    数字化管理

    推动标签数字化,用二维码实现产品追溯功能


    7. 结论

    《GB 4806.15-2024》为食品接触用黏合剂的安全使用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作为贸易商,严格遵守该标准,确保产品的合规性,既是法律责任,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规范化的检测流程、完整的标签标识和科学的质量管理,食品接触黏合剂产品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GB 4806.15-2024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黏合剂》

    2. GB 4806.1-2016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3. 欧盟法规(EU)0/2011 《塑料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

    4. 相关学术论文与行业报告

     黏合剂4GB 4806.15-2024

    相关产品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未提供
    • 经理:Vincent
    • 手  机:13538113533
    • 传  真:13538113533